预拌砂浆是指由专业化厂家生产的,用于建设工程中的各种砂浆拌合物,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按性能可分为普通预拌砂浆和特种砂浆。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欧洲国家就开始大量生产,使用预拌砂浆,至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国内上海,常州等发达地区发展较快,同时,许多城市也在逐步禁止现场搅拌砂浆,推广使用预拌砂浆。优势有健康环保、质量稳定、节能舒适等。 中文名 预拌砂浆 种 类新型建筑材料 优 势 环保、质量好、节能舒适等。 较开始生产国欧洲国家 时 间 至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 目录 1 概念 2 进场检验 3 储存 4 使用要求 5 干混砂浆 ▪ 施工应用 ▪ 优越性 ▪ 前景 ▪ 标准 ▪ 引言 ▪ 分类 ▪ 原材料 6 技术要求 ▪ 强度等级 ▪ 保水性 ▪ 黏结强度 ▪ 凝结时间 ▪ 抗压强度 ▪ 力学性能 7 标准作用 概念编辑 普通砂浆主要包括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地面砂浆。砌筑砂浆、抹灰 砂浆主要用于承重墙、非承重墙中各种混凝土砖、粉煤灰砖和粘土砖的砌筑和抹灰,地面砂浆用于普通及特殊场合的地面找平。特种砂浆包括保温砂浆、装饰砂浆、自流平砂浆、防水砂浆等,其用途也多种多样,广泛用于建筑外墙保温、室内装饰修补等。 预拌砂浆筒仓 预拌砂浆筒仓 预拌砂浆筒仓 预拌砂浆筒仓 进场检验编辑 预拌砂浆进场时,供应方应按规定批次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产品形式检验报告和出厂检验报告等。 预拌砂浆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验,并符合下列规定: ①湿拌砂浆应外观均匀,无离析、泌水现象; ②散装干混砂浆应外观均匀、无结块、受潮现象; ③袋装干混砂浆应包装完整,无受潮现象。 根据GB/T25181-2010《预拌砂浆》,湿拌砂浆应进行稠度检验,且稠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湿拌砂浆稠度偏差 规定稠度/mm 允许偏差/mm 50,70,90 ±10 110 +5 -10 预拌砂浆外观、稠度检验合格后,还应按下表的规定进行复试: 预拌砂浆进场检验项目和检验批量 砂浆品种 检验项目 检验批量 湿拌砌筑砂浆 保水率、抗压强度 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批号 且连续进场的湿拌砂浆,每250m3为一个检验批, 不足250m3时,应按一个检验批计 湿拌抹灰砂浆 保水率、抗压强度、拉伸黏结强度 湿拌地面砂浆 保水率、抗压强度 湿拌防水砂浆 保水率、抗压强度、抗渗压力、拉伸黏结强度 干混砌 筑砂浆 普通砌筑砂浆 保水率、抗压强度 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批号 且连续进场的干混砂浆,每500t为一个检验批, 不足500t时,应按一个检验批计 薄层砌筑砂浆 保水率、抗压强度 干混抹 灰砂浆 普通抹灰砂浆 保水率、抗压强度、拉伸黏结强度 薄层抹灰砂浆 保水率、抗压强度、拉伸黏结强度 干混地面砂浆 保水率、抗压强度 干混普通防水砂浆 保水率、抗压强度、抗渗压力、拉伸黏结强度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凝结时间、耐碱性、耐热性 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批号 且连续进场的砂浆,每50t为一个检验批, 不足50t时,应按一个检验批计 界面砂浆 14d常温常态拉伸黏结强度 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批号 且连续进场的砂浆,每30t为一个检验批, 不足30t时,应按一个检验批计 陶瓷砖牯结砂浆 常温常态拉伸黏结强度、晾置时间 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批号 且连续进场的砂浆,每50t为一个检验批, 不足50t时,应按一个检验批计 储存编辑 1.湿拌砂浆储存 施工现场宜配备湿拌砂浆储存容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储存容器应密闭、不吸水; ②储存容器的数量、容量应满足砂浆品种。供货量的要求; ③储存容器使用时,内部应无杂物、无明水; ④储存容器应便于储运、清洗和砂浆存取; ⑤砂浆存取时,应有防雨措施; ⑥储存容器宜采用遮阳、保温等措施。 [1] 不同品种、强度等级的湿拌砂浆应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储存容器中,并应对储存容器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应包括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和使用时限等。砂浆应先存先用。 湿拌砂浆在储存及使用过程中不应加水。砂浆存放过程中,当出现少量泌水时,应拌合均匀后使用。砂浆用完后,应立即清理其储存容器。 湿拌砂浆储存地点的环境温度宜为5℃~35℃。 2.干混砂浆储存 不同品种的散装干混砂浆应分别储存在散装移动筒仓中,不得混存混用,并应对筒仓进行标识。筒仓数量应满足砂浆品种及施工要求。更换砂浆品种时,筒仓应清空。 筒仓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SB/T10461-2008《干混砂浆散装移动筒仓》的规定,并应在现场安装牢固。 袋装干混砂浆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防潮、不受雨淋的场所,并应按品种、批号分别堆放,不得混堆混用,且应先存先用。配套组分中**类材料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远离火和热源的场所,不应露天存放和暴晒,储存环境温度应为5℃~35℃。 散装干混砂浆在储存及使用过程中,当对砂浆质量的均匀性有疑问或争议时,应按GB/T25181-2010的相关规定定期检验其均匀性。